全国人均存款曝光,老百姓普遍没钱,高额存款都是谁的?|天天看点

日期:2023-05-07 07:58:50 来源:妙招小主管

大家好,我是您的老朋友——小主管!


(资料图)

印钞机在加班加点,老百姓却没钱消费!由于人的有一种习惯,缺啥稀罕啥,由于当下更缺钱了,因此百姓更加热衷于存钱,但是老百姓普遍没钱,那高额存款都是谁的?

没钱储蓄却猛增

根据相关媒体报道,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.39万亿,其中住户存款新增9.9万亿,

但是在2021年全年新增住户存款也就9.9万亿,也就是说,今年仅仅一个季度就达到了全年水平。

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住户目前存款余额已经超过131万亿,若按照我国当前14多亿人口计算,每个人均存款9.35万,可事实真是这样吗?

人与人的收入并不相同,我只觉得别人太有钱了!

有消息称,央行曾对外公布过,目前约有40%的人,银行卡上数字为零,不少人每个月薪资根本不够花,哪有钱储蓄?

我不知道在看手机的你,有没有达标呢?每天有没有去哪买便宜菜都得考虑半天。

目前银行手中躺着中国老百姓131万亿的巨额储蓄,让人吃惊的是大家的收入并没有增长,为什么储蓄却在暴增呢?

一方面,疫情导致的不少人失业和降薪,收入来源不稳定,也使得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感到担忧,大家开始有意减少各种非必要的支出,存款意愿增加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对于普通人来说,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,也是最大的预期支撑点。

另一方面,疫情期间的好多限制措施,导致有消费能力的却没有了消费市场,这也导致了储蓄率的攀升。

虽然疫情控制正在逐渐缓解,但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形势的担忧并没有完全消除,这种心态促使人们继续保持着高储蓄率。

疫情期间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例如线上消费的增加和线下消费的减少。

此外,近几年投资市场赚钱效应低,这类资金就会出逃,躲进了银行账户避难。

尽管人们的收入下滑,但居民储蓄的增加还是有其原因的。虽然这些储蓄增加的原因可能会逐渐减弱或消失。

但目前看来,储蓄依然是居民的主要选择之一,因为储蓄不仅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部分,也是未来投资的基础。

人均存款你达标了吗?

随着存款数据的公布,众多网友大呼“被平均”了?

相较于2022年底,人均存款9.35万的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。

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已经拖全国人均水平,也有人高呼自己“被平均”了。

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,人均存款这一概念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民生水平。

我国由于幅员辽阔,南北差异较大,经济发展不平衡,出现了东强西弱,南强北弱的现实情况。因此在谈论人均存款时,考虑的因素也相对比较多。

而要真正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,需要从更多维度来综合考虑。

那么,高额存款都是谁的?

从2022年公布的人均存款数据显示;在住户存款方面,经济第一大省广东,存款规模也是第一,江苏、浙江、山东均超过8万亿。

从人均住户人均住户存款来看,全国只有5个地方的人均存款超过10万,他们分别是北京26.84万、上海21.26万、浙江12.5万元、江苏10.66万以及广东10.43(深圳除外)。其余的省市人均存款都低于10万。

原来大家的存款有这么多呀!如此高的的储蓄确实让人羡慕!

话都聊到这个份上了,大家的收入水平和全国平均值差多少呢?

需要澄清的是,一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和行业收入差异,只能作为该城市的参考标准才是更加科学的方法,发达城市的储蓄也不能代表全国,因此也不太具备参考价值。

也有打工人表示,虽然知道自己没存款,只是纯属给自己找乐子罢了。

大家觉得存款到多少才有底气呢?

当然,存钱的重要途径之一,就是省钱。

你的存款是否达标?存款与生活品质的关系,储蓄比例高,也意味着必须压缩生活质量。

不上网友表示,在各大网络平台薅羊毛是他们主要休闲娱乐活动之一。

除了推不掉的聚餐,从不在外面吃饭,他们认为,在外面吃一顿的饭钱,在家里自己做,够吃一周了。
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拥有一笔可观的存款可以为以后得发展提供资金支持,也可以更好的的实现人生目标。

然而,过度追求存款也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。

制定合理的存款目标

那么,如何在追求存款的过程中,保持生活品质呢?

一方面,不要有攀比情绪,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制定合理的存款目标,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都不尽相同,因此在设定存款目标时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避免盲目攀比。

另一方面,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收入水平,确保存款目标的实现是可行的,

其次,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,因为过度的储蓄节俭,也会压缩生活质量的。

那么,如何才能储蓄达标呢?

要积极提升自身价值,学习新技能、增加收入来源,

想要实现存款目标的增长,就要提升自我竞争力,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的升职加薪机会。

此外,还要有多渠道的收入来源,不能只靠工资收入,比如兼职或者副业,也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。

还要合理规划财务,关注储蓄,也注重投资,合理规划消费支出,非刚性需求就要杜绝不必要的开销,潜意识里,省钱就是赚钱。

在看到央行公布的中国人均存款数据时,很多务工人员都显得很焦虑。

实际上,一个庞大的国家在收入方面的真实面貌往往是参差不齐的,这也就是所谓的阶层不同和收入不同。

2022年,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,看到这个数字时,很多人都会嘲笑。

这怎么娶老婆生孩子呀!送个外卖工资都比这个高,但这就是最真实的收入,能真实反映普通大众和各阶层的最真实的收入水平。

高薪并不常见,普遍高薪只是大多数打工人的错觉,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喊穷,网络世界却人均月入过万。

因为在互联网那时代,掌握社交媒体话语权的人大多数都是高薪,能出现在你面前的文字其实已经被大众筛选过了,这样的文字基本上都有这种特征:流畅通顺、排版好看、精彩配图而且信息量还很大。

然而,具有以上要求的,已经过滤掉了全网百分之90%以上的人,而那些文笔符合要求的人更是千里挑一月,高薪也比较正常,所以他们写的那么理所当然。

身边一组现实的事例,一位农民工去北京人才市场,没有任何技术,普工那种,一天的报酬是300元,但是回到农村种地,懂得一些种田的知识和技能,一天的劳作,获取的回报也就三四十元,同样是一天的劳作,但是实际回报却相差近10倍。

但这是真实的打工收入和劳动收入。

外卖员也有月薪上万也的,那是付出很大的努力,非常的辛苦,才拿到那个收入。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外卖员,他们再努力,一个月的收入也就四五千元。

通过前面的数据也会发现,一线大城市储蓄高,但是大多数城市储蓄普遍偏低。

在思考收入储蓄这类问题的时候,仅仅以平均工资来衡量自身是否拖后腿,这其实是“以偏概全”的思维,也会看到差距后给自己制造焦虑,毕竟从很多年前开始,大多数人工资的增长速度跑不过房价和物价的增长速度。

社会发展,物价普遍是上涨的,但工资却并不一定全国各地都有所上涨。本来生活成本就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,加上通货膨胀以及房价上涨的压力,导致很多人群在收入上不想拖后腿都难。

与其去关注那些冰冷的储蓄数字,还不如拓宽自己知识面,增加新技能,把握当下,用我们的努力和勤劳,把自己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。

大家怎么看呢,欢迎评论留言,感觉不错,随手点个赞和关注吧。

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【】、点赞【】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